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科研成果
专家建议

姜海:完善耕地保护综合治理体系

发表日期:2025-04-15  作者:  点击:[]

提要

       在延续严格耕地保护总基调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耕地保护综合治理体系,将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项目选址、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事前环节强化农民参与,面向耕地种植经营管理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改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用性

       我国多样的自然地理和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以云南哈尼梯田、广西龙脊梯田、贵州加榜梯田、江西江岭梯田等为代表的特色耕地资源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外部风险增多。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根基。耕地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要在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安全等方面尽职尽责。

       深入分析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相关部署安排可以看到,在延续严格耕地保护总基调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的耕地保护综合治理体系,将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实效、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在耕地总量管控的基础上强化质量保护

       在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强化耕地总量管控的基础上,强化耕地质量保护。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而根据土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品质不仅要加大良种良法攻关推广力度,也需要在耕地质量建设上下功夫,做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协同推进。

       为此,有必要完善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和验收标准,为解决“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等问题提供管理标准支撑,更加严格地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双平衡”。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加快推动农业布局优化,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手段。针对审计等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既要求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又支持农民全过程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此外,加强相关工程项目的群众监督,在项目选址、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事前环节强化农民参与,有利于面向耕地种植经营管理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分类有序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改

       作为近年国家深化耕地保护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耕地“非粮化”管控需要合理平衡和妥善处理耕地用途管制与农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生产决策和经济利益的关系。聚焦农作物种植生产活动对耕地耕作层与粮食产能的现实或潜在影响,有利于提升耕地“非粮化”管控的可行性和精准度。例如,对于如种植花卉、桑、果树、小苗木、中草药等可能损害耕地耕作层并影响长期粮食产能的生产行为,应基于目录(清单)加以引导管控;对于那些不破坏耕地耕作层且符合大食物观的非粮食作物,主要通过调整种粮补贴和地力补贴等进行激励引导。

       基于此,分类有序做好耕地“非粮化”整改,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作物生长周期等设置必要的过渡期,引导基层实事求是、规范有序地推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加强传统梯田特色耕地资源保护

       我国多样的自然地理和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以云南哈尼梯田、广西龙脊梯田、贵州加榜梯田、江西江岭梯田等为代表的特色耕地资源。这些耕地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生产、生态景观、文化教育等功能价值,是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智慧”的鲜活窗口,也是地方培育和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资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传统梯田保护”,表明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我国耕地保护理念和实践不断创新发展,正在加快迈向更加完整的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和景观文化综合保护阶段。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尊龙凯时与再生资源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www.iziran.net/h5/news.html?id=5386921





下一条:朱冬亮:抛荒地复垦治理: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闽西北J县调查

百度一下 搜索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